Board logo

標題: 人與簫的因緣 [打印本頁]

作者: musasi    時間: 2008-4-13 14:59     標題: 人與簫的因緣

前數日去拜訪廖老師,相談甚歡。我原買了一套他的CD,聽得簫生的圓潤及共鳴,難得是可以把早期臺灣流行歌曲(民謠)吹奏得古股曲的韻味。原以為是錄音設備的音效處理。待現場聽他演奏幾段才知世上真有此等良簫高人。經他指點幾個缺點如醍糊灌頂。原來白走了30年冤枉路,把簫當笛吹還自鳴得意。吹了數十年除了肺活量過人實無可取之處,這也是我這些年越吹越不起勁的原因。看來入門真的要靠師父傳藝。樂曲的曲風與簫的音色本就各有特色,由不同的人用不同的簫演奏起來韻味大異其趣。同一首歌曲由鄧麗君/蔡琴/江蕙唱來各有特色,更別論拿來當軍歌唱了,而我便是那位唱軍歌的蠻漢。
      廖老師的人及作品予我的感覺是"文人氣質"。這點在傳統文化的創作領域中是很重要的,這是師父與師傅的差別。一如文學領域中流行文學與純文學的差異。流行文學是掙錢的工具,純文學是傳世之作。我們熟知的古曲已傳頌千年,鮮有人知作者其人卻仍傳世不已,周杰倫的歌三載便亡佚矣。這是廖老師截然不同於一般傳藝師者,簫是他生命中的一種氣質、一種根植的原味,不是修飾得來的。同樣的傳世的畫作也幾乎都是文人畫,市井畫師技藝高超者不知凡幾確無從傳下,所差者也是作品中的氣質與素養不耐考驗罷了。
      我家世居三義,臺灣人大多知道當地以木雕著名。許多游客假日蜂湧而至,逛完三公里長的藝品店,上焉者買尊彌勒佛,下焉者買把木筷吃晚麵走人。店內是工廠製坏量產的工藝品,街上是殺時間吃土產的觀光客。原本是一個氣質靈秀藝術家聚居的寶地,成了市集的菜市場。套句俗話"斯文掃地。
      所以提這段純是為創作人說不平事:
      我父兄皆是藝術函養過人的素人作家,父親過世多年,家兄仍居三義創作。家址便在木雕街邊的茶園中,近幾年得過幾座獎薄有名氣。父兄的歷程是自幼親身體驗,作家創作歷程的孤單艱辛非外人所能體會,有時為生活所迫還得向現實低頭,夫妻間能攜手一起熬過來更是難得。我早年還可陪兄長一起談談作品,但聊到頭來總是聊不下去,總覺得作品哪裡不對。後來我勸家兄多看書,看那麼多敦煌的畫冊還不如多讀佛經。智慧氣質轉變了作品亦隨之成熟,這也是我對"廖老師"的認識,"素養"二字而已。
      這幾年我回三義與家兄對坐無語,原因無他;兩人的藝術層次拉開了。這是大多數創作者的宿命──愈走愈孤單。一般人很難體會,還以為擺架子,實在是層次不同不知該聊啥?藝術之道是一種性靈一種感覺,對缺一竅的人實在不知如何啟迪。      我常聽兄長提及最怕慕名而來泡茶聊天的朋友;經常剛好腦帶裡有點靈感,這盞茶一泡,時間跟靈感給泡掉了,所以不是伊等擺架子選擇性見客,實是慕名者當知進退。昔日日本第一劍客"宮本武藏"求教於"柳生旦馬守",柳生也僅以劍削一梅枝令門人交付"武藏"。識者不需多言,不識者多言無益。像廖老師這樣肯在網上有問必答已是難得,要讓家裡變菜市場恐怕就太過了。何況他還怕你把他的作品拿回家擺在酒櫃裡炫耀呢!
      談到這兒最想說的:人與簫應是一生的緣份,而不是隨緣的懈逅。今天起該"用心"吹簫,不再吹軍歌了。
作者: 桓    時間: 2008-4-25 13:15

哈哈。前天晚上在一个做古琴的朋友家还和他聊起来,音乐学院的学生技术特别高就是没什么素养,所以出来都是一些艺人。多读书还是好的。




歡迎光臨 台灣洞簫古調交流空間 (http://www.donsiau.net/bb/) Powered by Discuz! 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