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談口風的鬆緊 [打印本頁]

作者: 文松    時間: 2008-8-20 13:45     標題: 談口風的鬆緊

日前有位南部簫友長途電話詢問文松關於鬆口風的吹法,解釋了很久,在此將問答大致內容分享有需要的人參考:

問:你在網頁上說的鬆口風具體是怎樣吹?以我的了解鬆口風怎能將高音吹好?為何要需要鬆口風吹法?

答:鬆口風的吹法是上下唇與兩腮都放鬆的吹法,讓氣息平順而集中的出口,但內唇相靠處留著氣息路線導引氣息到出口;

吹高音的關鍵在氣流流速,與嘴唇有沒用力無關,嘴唇用力容易控制縮口,但也容易產生皺折而讓氣息導引不順而散亂氣束,
這樣高音的簫聲會帶有強烈風阻的氣聲;

鬆口風主要目的是輕鬆吹簫,還有更重要一點是讓簫聲純度高,尤其是讓高音的氣聲(風阻)減少,因此吹高音也較省氣力,提高吹簫的氣息效率
緊口風要練習到理想高音純度比較難,通常因為嘴唇用力時雙唇只能控制出口處,無法掌握氣息在內唇導引過程的流暢度,因此對強氣流的集中度
與流暢度不容易控制,要讓高音口風聚焦不易;尤其要將弱高音吹純,吹纖細如絲的純音就很困難;

問:這麼說緊口風吹不好高音?

答:也不盡然!只要讓氣息順暢而集中不散亂,氣束直線性理想就能吹好高音,並且能在一致的氣束集中度線性縮小細氣束,就能吹好漸弱高音純度
但在雙唇的操控上就需要更多的練習與突破,有的人可以達成,多數的緊口風吹法都沒有很理想的音色

問:鬆口風怎麼吹強口風?吹高音不是要更用力?

答:氣流的強弱是由供氣源-腹部控制供氣的強弱,不是嘴唇用力的強弱;嘴唇只是控制出口的氣息型形狀與大小;吹高音嘴唇並不需要更用力;
嘴唇靠合縮口,氣息便能轉強

問:鬆口風吹法的怎麼練習?先掌握出氣角度?

答:先練習放鬆嘴唇與嘴不兩側,只將雙唇靠合留出口,練習在放鬆靠合下如何將氣息導流與集中;出氣角度由上下唇的前後互動關係來調整;

問:怎麼知道氣息形狀?氣束?

答:假設口中含一口煙霧,模擬吹簫的氣息,在黑色背景的逆光光源下,就可以看到氣束的形狀與直線性;
若沒將氣息具體化,需要聽簫聲來修正氣息控制,以達到理想簫音色為目標來調整

問:沒用你製的簫能吹好音色?吹法有差別?

答:簫的音色與性能會有關係,寬容度也有差別,但吹法一樣,將口風掌握好,對吹什麼簫都會有所改善

問:我怎麼知道放鬆程度?

答:若唇嘴足夠放鬆,腹部吹氣突然加強時,口腔會鼓起吸收氣息,那就有放鬆了,口腔會形成一個氣息緩衝區

問:為何吹笛常以緊口風為主?

答:吹笛口風有鬆有緊,不同流派亦有差異,不過笛子有了笛膜提高響度,對於笛音的清晰度與音色沒有簫那麼講究
作者: mynikkor    時間: 2009-3-6 13:20

真的太妙, 解答了我很多的問題
能親身給你指點必會事半功倍
作者: 大空    時間: 2009-3-6 14:34

謝謝文松老師清楚的講解
獲益良多!
作者: 文松    時間: 2009-3-6 17:52

謝謝’兩位的回應,我以為沒啥用途,懶得再多寫了呢!
作者: 听竹    時間: 2009-3-6 18:23

仔细看了,有一定感悟,感觉松口风吹高音特别是超高音更容易些,音色更自然流畅。发力点更容易集中在腹部。
作者: 文松    時間: 2009-3-9 11:11

鬆口風的吹法主要不是控制嘴唇,嘴唇只是靠合,讓能留一個氣口的適當地方出氣,
氣息才能流暢而集中,若想控制嘴唇的氣口,無形無象的氣其實是控制不了,
只是導流不是控制,順其自然出口,找到嘴唇的適當出口,拿捏在絲毫間領悟.

那天調整了空師父的口風,我形容口風的控制好比修行,起心動念不是控制而消失,
是觀照而覺醒,我先從放下簫呼氣開始,就是放鬆的呼出氣息,放鬆純嘴乃至臉部肌肉,
習慣吹簫,尤其吹UV口習慣的人,有太多的控制,想控制就控制不了,
只是靠合,需要悟的靠合,經過這樣的調整過程,師父完全放鬆了,
再適應吹簫後,慢慢感受到吹簫很省力氣,音色也乾淨了,享受在人簫一體之中,
內人已經買了簡餐回來,叫了幾聲請師父用餐,師父忘情其中!

只透過文字敘述,可能很難體會,尤其自己的習慣累積長久,不容易調整,
面對面觀摩,針對實際狀態做調整,比較快可以掌握要點.
作者: mynikkor    時間: 2009-3-9 11:51

我想你已做到簫人合一, 隨心所欲, 就如嬰孩學走路, 初時別人的提點是相當重要, 但一旦領絡到要點, 多加練習, 便能發揮自如, 如神經反射般
作者: 文松    時間: 2009-3-9 11:59

這麼一說讓我想起最近的電影[葉問],我沒看那電影,但看到電視新聞關於詠春拳傳人在台教拳的報導
那位老先生教導的拳法都是繁複的基礎功,沒耐心的人練不成,覺得師父沒什麼功夫,只有這麼簡單的步數,
但練成後就是身心為用,自然反應的反射動作,來自四面八方的攻擊,都能應付自如,那時沒有拳法化成千變萬化的招數.

簫的深奧之處也是最基礎之處,氣息的應用,人與簫間的相應,微妙吻合,
那麼細微的氣息能出現細微的簫聲,一呼一吸,都是簫韻.
作者: 南詔譽兒    時間: 2009-3-9 14:28     標題: 贊同

老師所舉之例,所講之理,的確如此。能把簡單的事長期堅持做好,就是不簡單,傑出蘊于平常之中。我學簫也有些日子,有時總感覺對氣的控制上,總把握不好,總感覺氣不夠,有友人建議,多練長音,多紅呼吸,平時也會注意此問題,但能夠刻意地練長音和呼吸,還真沒好好下功夫。
作者: 文松    時間: 2009-3-13 09:56

通常覺得氣不夠多半是"節流"功夫沒掌握好,開口太大或不穩定所致,(簫不靈敏或氣息沒對準也有關係)
只要節流功夫好,一口氣吹半分鐘都不是難事.

每個人的氣息容量其實差不多.
作者: 三只耳朵    時間: 2009-3-13 11:10     標題: 放松的口风嘴角是否收紧,呈微笑状?

最近体会文松箫的吹法,与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有所不同。以往多吹北箫,入气的角度约为水平线下45度,气息的强度也相对弱一些。前不久看到老师关于人箫定位的视频,入气的角度约水平线下30度内,为了将入气的角度上提势必要将嘴角往后拉,呈微笑状。不知我这样理解是否正确,望老师解惑。
作者: 文松    時間: 2009-3-13 11:27

大致是如此沒錯!不過吹北簫很多人入氣角度更俯吹,甚至到70度角都有;
還有一個關鍵點是簫就唇口的位置,通常北簫節下開吹口,吹口邊緣兩端點是往外俏,
所感覺的定位點會有所差異,而且管徑小通常會擺下方一點,吹南簫管徑粗,吹口端點又較平,
通常會擺太高,這要注意一下.

關於入氣角的上調,只要下唇與上唇的相對位置略做前後微調,下顎往前推一點點,氣息就上升,
可以先吹手掌心,感受氣息落點,下顎稍做推動就知道變化.

有的人下顎不會前後動作,那只好靠簫頭遠近身體調整.

還有高音的吹法,若中型吹口,有導流輔助,口型不須做調整,可以仰賴簫的導流,
若寬U吹口,寬容度大,就好比唐吹口,張力大小完全須由唇部來開合掌握氣息,
不靠簫導流自控才能有爆發力,換個角度也就是簫口沒有阻力,這是專業所喜愛的方式;
習慣靠簫的導流吹法,吹到寬U吹口,覺得吹高音好像失了依靠,因為唇部氣口開太大了,
自己不自知,有導流的吹口會阻住外散,覺得高音較好吹,但轉換成風阻氣聲,
高音的純度不會很理想,而且張力也會稍小些.
作者: 大漠之月    時間: 2009-3-13 16:08

我的嘴唇中部比較朝下,有塊突出部,如圖:

放鬆後會變為:兩邊大,中間小。不知怎么解決。收細時稍微偏左還行(這樣好像影響出氣的順暢度)     有點類似這個表情:

[ 本帖最後由 大漠之月 於 2009-3-13 16:10 編輯 ]

圖片附件: 未标题-1.jpg (2009-3-13 16:08, 86.35 K) / 該附件被下載次數 199
http://www.donsiau.net/bb/attachment.php?aid=4662


作者: 文松    時間: 2009-3-13 16:21

這是經常遇到的現象,包含我也是,我自己是發展出自己的模式,
就是往側邊應用,善用側一邊的形狀,還有有些人的突出部分只是在外唇,
就是上唇的外側突出而已,這樣若使用內唇吹法就解決了!

每次我的教學,都是先要協助找好理想的出氣部位,有的人一調整後,簫音就脫胎換骨.

每個人都是各案,不拘束大中至正的原則,找到理想的開合部位為重點
作者: 三只耳朵    時間: 2009-3-13 16:24

谢谢老师,知道了正确的吹箫方式,坚持练下去就有信心了。
文松箫吹了近百日,按照老师的方法,一、二八度可以吹出较丰富的共鸣,二、三八度的高音也可以吹得较甜润,但高音的稳定及八度的转换尚不够到位,容易出现破音或者难以兼顾音色的丰富共鸣。
作者: 三只耳朵    時間: 2009-3-13 16:30

另外,近日突然发现,吹奏高音时,吹口与嘴唇的位置稍向一侧偏移,发音变得容易了许多,即人们常说的口风偏左或偏右,不知这样是否属于不好的习惯?
作者: 文松    時間: 2009-3-13 16:31



QUOTE:
原帖由 三只耳朵 於 2009-3-13 16:24 發表
谢谢老师,知道了正确的吹箫方式,坚持练下去就有信心了。
文松箫吹了近百日,按照老师的方法,一、二八度可以吹出较丰富的共鸣,二、三八度的高音 ...
那就是要練大跳,八度大跳的開合快速變化,每天的練習時間長些,要持續吹久進步就快,
若每天吹不到一個小時,可以說不太會進步,我的經驗最快的進步是每天吹超過三小時,
持續一段時間再來錄音比較,那就會有明顯差異.每次都在熱身,那進步很慢喔!

練大飽和低音共鳴
練低音共鳴濃淡轉換
練細弱高音及漸強
練強高音漸弱到最細收
練大跳

除了大跳要單獨練,其餘將曲子吹慢就可以練習,都不氣震音質變功夫才會細微
作者: 文松    時間: 2009-3-13 16:38



QUOTE:
原帖由 三只耳朵 於 2009-3-13 16:30 發表
另外,近日突然发现,吹奏高音时,吹口与嘴唇的位置稍向一侧偏移,发音变得容易了许多,即人们常说的口风偏左或偏右,不知这样是否 ...
這問題與給大漠之月的回覆一樣,找到最好的控制點,別拘束有沒正中央,
我的吹法忽而偏左忽而偏右,偶而中央,歪來歪去,人簫一體為要.
陳中申老師歪的更多,日本尺八家我還沒有看到一個是正中吹的. 
金剛經云:"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莫執著於外表啊!

我是不知不覺練成這樣,高音漸弱會收在左側,這樣可以弱到簫聲與空間的寧靜度結合,
我若在中央或右側也可以,只是弱度有差,那在舞台可以,若在近聽的靜心場合,感覺無法與空間結合

低音的大飽和,我自從練了唐吹口大張力後,不知不覺拓展在右側唇部,寬而長的形狀,
低音特別飽滿,我換到中間或左側就無法那麼大音量,自然形成,就順其自然應用!
作者: 三只耳朵    時間: 2009-3-13 17:05

太好了,真的感谢老师,吹箫光靠自己摸索是很难进步的,老师的点拨非常受用,回去慢慢体会,定是受益匪浅。
作者: yyxiaolu    時間: 2010-5-31 01:34     標題: 松口风高音口型用哪个字诀?(uv口)

本人觉得马迪老师的“奥扑”理论和文松先生的上唇往外张、上下唇互动的说法很受用,高音的“水声”有时可以出来,也可以做出强弱变化来,但不稳定,我在理顺好气的同时不断揣摩口型问题:1.打开内口(半打哈欠)加一点“于”(不鼓腮),2.“奥扑”   +    上唇往外张(可鼓腮),3.“奥扑”唇部略向中间收一点,4.“无”......觉得很多细节还是不大了解,还望文松先生指点一二,谢谢!

[ 本帖最後由 yyxiaolu 於 2010-5-31 01:38 編輯 ]
作者: 文松    時間: 2010-5-31 08:35

鼓腮與不鼓腮是臉部肌肉的放鬆程度,不是刻意的鼓腮,刻意的鼓腮沒用,
可能還有反效果,氣息的出口要順,要直線性,唇部的放鬆與靠合很重要,
越長管低音越需要臉部放鬆,原因是放鬆越多,緩急兼具口風越完整、理想.
對於吹低音的共鳴很重要!

在後續的:口風效率、高音口風、共鳴口風等影片中有實際吹奏示範與講解,
較能理解. 找一下土豆網有簫友協助上傳的:文松洞簫教學
或後續我自己傳的:http://www.tudou.com/home/winson_xiao

中國以外地區就看YouTube最完整:
http://www.youtube.com/user/donsiau
作者: 三只耳朵    時間: 2010-9-17 17:42

口风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好,吹贯了北箫,形成了紧口风,吹文松箫还是用紧口风,所以文松箫的多重谐波总是出不来。还得多下功夫才是。
作者: mynikkor    時間: 2010-9-17 18:07

是鬆還是緊?
學了文松簫一年多, 現在已可很放鬆
不過風門卻越來越小, 越集中
記住, 放鬆吹不等於大風門啊!
作者: 文松    時間: 2010-9-17 23:07

其實有不少人吹北簫也用鬆口風,例如去年在上海與羅守成老師交流,
他的口風也很鬆,氣束一樣也可以收的很細;戴樹紅老師也是鬆口風

張維良雖用口勁,唇部也是鬆的,唇部維持一定張力與鬆度是氣息導引的流暢秘訣,
至於是否共鳴,也不全然鬆緊關係,只要口中空間加大,緊口風依然可以共鳴,
只是音色較扁而已,寬厚度的差異.
作者: 笛韻簫瀟    時間: 2011-6-29 11:16

文松老師,因初學笛子時並無正確老師指導,導致我有致命缺點,口風是歪的,這對吹簫音色影響大嗎?
作者: 文松    時間: 2011-6-29 11:30

口風歪?偏移沒對準簫口對音色會有影響,
產生風阻,氣聲會大

若只是嘴歪,氣息能對準,那就沒關係!
作者: shijiazhai    時間: 2011-7-27 15:33

读此贴获益良多,这不仅是技术层面,也是对箫的理解和认识层面的内容,先生的很多讲解是需要慢慢体会的,需大量实践。
作者: 文松    時間: 2012-12-6 10:57

這回去東京演出,順便參訪日本尺八的製作與教材
從教材圖片看來,嘴勁與雙唇都有相當用力
與我所倡導的放鬆吹法有很大差別!

這只是一個流派,日本尺八也有不少鬆口風的吹法

圖片附件: t00.jpg (2012-12-6 10:57, 47.26 K) / 該附件被下載次數 141
http://www.donsiau.net/bb/attachment.php?aid=11261



圖片附件: t01.jpg (2012-12-6 10:57, 100.68 K) / 該附件被下載次數 143
http://www.donsiau.net/bb/attachment.php?aid=11262


作者: 青梅    時間: 2012-12-17 11:14     標題: 請教文松老師

不知是權限問題還是怎樣,我依然不能發帖,只好把問題回在這裡請老師解答——
前年從網上知道文松老師並從視頻上聽到老師箫聲以來,南箫的聲音總是隱藏在內心深處,一種久遠的呼喚般的聲音。
習琴箫和竹笛三年,由於疏於練習,至今依然平平。
心裡一直惦記南箫的聲音。恰好今春認識了台灣人文花道王國忠老師,先生莳花四十多年,在花、畫、書、琴間得自由行走,得道法自然精神。一次跟他提起文松老師的南音,也表達了自己希望學習南箫的願望。
不想,上月有王先生的友人去台灣,先生就請人把他70年代買的一支南箫帶了回來贈我。
仗著自己有一點琴箫底氣,以為拿起來就能上手。吹了好幾天,居然不發出一個聲音。
王先生這支箫,箫身刻的是“VV”口,細看發音口內部是V形槽,外部開口在UV之間。
以不同角度放在嘴邊,每天有事無事都在尋找可以發音的口形。昨天終於能清晰吹出聲音了,中音、高音出來,低音很難出來。尋思是自己去年開始吹笛,嘴唇肌肉和口風形成了緊口風,一時還無法放松的緣故吧。
吹是吹響了,只是只要吹響,兩腮就是略鼓起的形態,請問文松老師,正常嗎?
作者: 文松    時間: 2012-12-17 11:16

充分放鬆後兩腮自然鼓起是正常現象
作者: 青梅    時間: 2012-12-17 14:33     標題: 回復 #30 文松 的帖子

謝謝老師確認!我還琢磨又不是唢吶怎麼會鼓腮呢!而且擔心女士吹奏鼓腮不好看,生怕自己錯了,既是正常我就這麼練習下去了!
作者: 文松    時間: 2012-12-17 19:17

不是刻意鼓起,放鬆後的自然起伏,與吹嗩吶不一樣
作者: yuanchi    時間: 2012-12-17 23:38

這幾個月 得到文松老師指導,慢慢領會鬆口風的要訣。
鬆口風, 包括喉頭及口腔都要張開。
文松老師要我"含住", 指的是口風內風門要維持住。

不管簫或笛,筒音要吹響有二法,一是口風及氣流都加壓,一是口風更鬆再氣流微加壓。
在我聽到釵h緊繃加壓吹奏,音色多半不夠甜美,不夠乾淨。

我個人完全偏好文松老師的鬆口風,以及用精細的口風控制音的變化,而不是用肚子丹田猛頂。
作者: 青梅    時間: 2012-12-18 13:05

謝謝老師和樓上yuanchi朋友的分享!
鼓腮的感覺,是在箫聲響起時自發的輕微鼓起,是氣流含在口腔,沒有故意鼓脹腮幫,這樣發出的聲音結實。
關於口風,一直很喜歡文松老師松口風吹奏出來的音質,前年習琴箫遇到瓶頸,怎麼也吹不出共鳴,後來學著改用文松老師的松口風,度過了那個時期。
後來學笛子,箫荒疏了,口風又越來越緊,現在從頭學南箫,還是要不斷練習松口風。
還想問文松老師,如何在竹笛和箫之間自如應用松緊口風呢?
作者: 文松    時間: 2012-12-18 13:22

吹竹笛也可以鬆口風,吹笛音較高,需要較快氣流,通常緊口風是為了風門的便捷收小,
若能鬆口風收細風門,吹笛一樣沒問題!氣流速度決定於風門的收細不是嘴唇用力度
內外風門都收細,吹笛音色會更好!更清晰
作者: 青梅    時間: 2012-12-18 14:59     標題: 回復 #35 文松 的帖子

如此神奇!学生更要加强练习,以突破声音干涩不润泽的缺陷。
作者: sanjingtang    時間: 2014-8-31 19:56



QUOTE:
原帖由 文松 於 2012-12-17 19:17 發表
不是刻意鼓起,放鬆後的自然起伏,與吹嗩吶不一樣
  今天发现自己以前的口風,都是以嘴唇用力为主,或者说嘴唇、口腔、胸腹并重,也就是说嘴唇起到主导或并重的作用,通过口腔、嘴唇的鬆紧来控制气束的粗细、缓急。

  据我体会文松老师说的鬆口風,应该是以胸腹为主导,嘴唇只起到导引气流和控制气束粗细的作用,通过胸腹隔的作用控制气息的缓急,嘴唇只是被动的、辅助的作用,这样嘴唇、口腔就可以很放鬆,无须加力。

  不知道是不是这样?谢谢文松老师!


[ 本帖最後由 sanjingtang 於 2014-8-31 19:57 編輯 ]
作者: 文松    時間: 2014-9-16 07:26

嘴唇與臉部肌肉放鬆,喉嚨舌根都下放,全然放鬆,雙唇自然靠合調節風門大小,
有一點點相靠的力度,維持不被氣息衝開的風口而已,
胸腹沒有放鬆問題,自然深呼吸而已

習慣緊口風的人不容易放鬆,吹越久的習慣越困難改
作者: sanjingtang    時間: 2014-10-20 21:31



QUOTE:
原帖由 文松 於 2014-9-16 07:26 發表
嘴唇與臉部肌肉放鬆,喉嚨舌根都下放,全然放鬆,雙唇自然靠合調節風門大小,
有一點點相靠的力度,維持不被氣息衝開的風口而已,
胸腹沒有放鬆問題,自然深呼吸而已

習慣緊口風的人不容易放鬆,吹越久的習慣越困難改
讲解很到位了,谢谢老师





歡迎光臨 台灣洞簫古調交流空間 (http://www.donsiau.net/bb/) Powered by Discuz! 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