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簫聲的濃度 [打印本頁]

作者: 文松    時間: 2009-1-9 09:42     標題: 簫聲的濃度

濃郁的簫聲又是另一特色,除了簫本身的特性外,在吹奏的口風上,吹濃郁與吹淡泊有所不同;
請大家參考一段我覺得濃郁的簫聲,二泉映月片段:
(簫音量大很多,一樣的設定這把簫顯然音量大很多而暴了,請將就參考!)

附件: 二泉.mp3 (2009-1-9 09:42, 655.87 K) / 該附件被下載次數 359
http://www.donsiau.net/bb/attachment.php?aid=4276
作者: 飛飛    時間: 2009-1-11 20:51

乍聽下好像有2把簫在吹~
那濃郁低音我想簫應"振盪"不已~音色有似喇叭的響度喔~
嗯!我喜歡~
作者: 文松    時間: 2009-1-12 17:25

這把新作將用于歌仔調與南管,尤其伴老婆唱曲,真是絕配!
我很喜歡!實際簫聲好聽太多了!我覺得錄音還是只能大致參考.

調高#C#F很久沒用了,上回為蘇文宗兄製作一把,這也是歌仔學會特用調,
南下台南歌仔學會聚會需用,乃為自己也製一把,最近配電視劇用上了,
昨天雅集也派上用場!
作者: HSM    時間: 2009-2-5 14:01

很羨慕!
作者: 文松    時間: 2011-10-8 08:10

簫聲的濃度在南簫是很重視的!南管人喜歡濃簫,指音色的渾厚度,特別是低音,
不過南管簫高音偏向幽暗,也是南管樂的幽靜特質;在當今多元音樂的應用上,
低音的渾厚度不變,我認為高音需要通透水潤比較好!

製作兼顧甜美亮透的高音,及沉穩渾厚的低音,材料的密度與傳導,還有製作的內徑曲線
很有關係!最近朝向更多元內徑曲線發展,對於理想的音色與寬容度,又有新發現!
回顧此帖當時(兩年多了!)的製作紀錄,正好可以比對新的發展與當年的差異!
作者: 文松    時間: 2011-10-8 10:07

該簫已經出讓,歌仔學會將於台南演出,補製一管使用,
聽看看一樣是#F,一樣的曲子,不過只是粗胚,無土無漆

附件: #F粗胚.mp3 (2011-10-8 10:07, 1.55 M) / 該附件被下載次數 165
http://www.donsiau.net/bb/attachment.php?aid=9335
作者: 文松    時間: 2011-10-8 12:33

調著調著,感受到成長的喜悅!作簫數十年,每有階段性進步,都感到成長的喜悅!
不過越來越少!越來越難有很突破性進展,這回製作格局的開展與應用的寬容度,
尤其經過他人實吹的應用驗證,製簫之路真是一步一腳印!踏實有味!
作者: 文德路    時間: 2011-10-8 13:32

低音更渾厚,共鳴更強,穿透力更是驚人!請問老師:是木或竹的哪一種材質?管壁多厚?簫重量約等同紅紫檀的幾%重?
作者: 文松    時間: 2011-10-8 18:27

是木質,厚度與厚竹相當,稍大管徑,曲線不同比例;
比重約紅紫檀九成 歡迎有機會帶您的#f來參考看看!
作者: 文松    時間: 2011-10-20 09:12

延伸濃度曲線新發現,製作了DG調高u口的木簫,
發現音量都很大,渾厚度也濃厚,音域與以前一樣,
超高音音準也維持,輕吹的厚度增強很多!
令人興奮!

雖然是還在細調中的粗胚,錄製了簫聲濃度曲線影片分享: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PEsMVZ62miQ/

You tube 暫時傳不上去,晚點再試!
作者: 文德路    時間: 2011-10-20 12:01

感謝老師分享與指導!但還是比較喜歡用YOU TUBE觀賞較順暢!謝謝老師!
作者: 文松    時間: 2011-10-20 13:15

youtube傳好了: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5CG2jik2kM
作者: mynikkor    時間: 2011-10-20 15:16

那特濃管真的很利害, 尤其細力輕吹也有如此效果, 驚人!!! 可算是上天今年給老師的生日禮物!
作者: 文松    時間: 2011-10-20 18:59

是的,感恩上天賜與的靈感!

今天帶著加濃管U口及唐口兩把去拜訪稀有珍禽:鳳凰
解說員特別開放讓我吹簫,牠們兩夫妻傾耳聆聽,沉著穩重,
來旁親近,解說員說我們很幸運!難得見公鳳走來靠近

全世界只有剩下三十隻,聽說唐朝時逃難到越南馬來西亞等地,
公鳥身長兩尺,尾翼八尺,我不能拍照,所以只有看dm
晚點分享其羽毛照片
作者: mynikkor    時間: 2011-10-20 19:03

噢真的有如此生物嗎? 我還以為是傳說
和孔雀有大分別嗎?
作者: 文松    時間: 2011-10-20 19:07

身型體積差不多,孔雀高挑型,鳳凰長型,尾比孔雀更長!有兩米五,

經考古認證確實為鳳凰,聽說與唐朝武則天皇墓中圖樣完全一樣
請參考:
http://donsiau.net/bb/redirect.p ... o=lastpost#lastpost
作者: 文松    時間: 2011-11-1 08:21

加濃曲線作品受到鍾愛,
依交出順序,陸續使用的有:

文化大學吳宗憲教授(竹木)
文化大學研究生陳同學(竹木)
社區大學蘇文宗老師(木)
雲南簫友官先生(木)
台南藝術大學陳中申教授(木)
廣西浪客簫友(木)
作者: 文松    時間: 2012-11-13 10:47

近期不段研發加強簫聲濃度,覺得很有延伸性!擴大加濃可以一直延申下去,
不過到一定程度,駕馭操控就顯得很有挑戰性!簫是可以製作一再擴大加濃,
不過實際應用上,氣力的供應顯得需要更大來推動大張力大濃度的飽滿狀態,
拓展納氣量變得很重要!因此蚯蚓蠕動式換氣方式是個助力!

加濃到一定程度時,筒音可以有類似嚎叫聲的特殊效果!利用散焦口風,
大氣量突發,效果顯著!




歡迎光臨 台灣洞簫古調交流空間 (http://www.donsiau.net/bb/) Powered by Discuz! 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