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文松簫聲
[打印本頁]
作者:
老王
時間:
2011-1-11 17:01
標題:
文松簫聲
學文松簫一年半以來
一直在模仿中學習
卻也感悟到即使有一天學得老師的全部技巧
也學不到老師老師簫聲裡的靈魂
一點滄桑 更多美感
無法言傳 遑論文字
感謝老師分享 讓音樂門外漢也有機會接觸以往認為高不可攀的世界
真心感謝!
作者:
文松
時間:
2011-1-13 21:36
王兄別客氣!也過獎了!
學簫一年半的時間就能發揮濃淡情韻,實在不簡單!
相對我吹了四十餘年不過爾爾,慚愧呢!
不少具有多年基礎的簫友適應文松簫仍然需要長時間,
我認為簫只是個工具,內在本自具足,簫能應用即能
開啟內心世界透過簫聲傳遞出來.
作者:
老王
時間:
2011-1-14 08:23
純粹肺腑,無一絲假,更無奉承之意(沒有ㄠ老師一頓飯的意思,呵---).
心裡的話就一次說完吧---老師教學文字洗練精準,無一贅字(讓我想起一字千金的典故),抒情文字看似輕描淡寫卻能引人共鳴(例如:寫父親點菸照夜路.插秧不敢抬頭.跟阿母要收音機等------讀來深觸人心深深感動),深厚的哲學根底不但透過詩文也藉由簫聲傳遞出來------
以上是這一年半來對老師的觀察,是一位每天聽老師簫聲偶看老師詩文粉絲的中肯觀察-----
作者:
文松
時間:
2011-1-14 11:08
謝謝王兄的肯定!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人生經歷,有的人很幸福,有的人曲折卻也豐富
好不一定是好,壞也不一定是壞,正面看待接受,人生是不斷的學習.
作者:
mynikkor
時間:
2011-1-14 12:58
[好不一定是好,壞也不一定是壞] 同意, 正是佛家中的 明鏡非台, 菩提無樹
作者:
sanjingtang
時間:
2014-2-11 12:24
我来这里常常想多阅读和学习一些人生哲理,这虽然是做箫吹箫之外的东西,但却是做箫吹箫不可或缺的东西。
歡迎光臨 臺灣洞簫古調交流空間 (http://www.donsiau.net/bb/)
Powered by Discuz! 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