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浅识各种吹口及表现 [打印本頁]

作者: 江南水云    時間: 2014-11-21 16:50     標題: 浅识各种吹口及表现

U形口,紫竹洞箫常用封口形式,声音圆润易吹,适合初学,
见过大头箫,管壁厚也采用U形开口的,低音浑厚高音不好上。
UV口,一般用开口形式,高音易上,表现力强。
唐口没吹过,据说通过沉浮口形可以表现更加丰富的音乐情绪。
还望指正。谢谢
作者: 文松    時間: 2014-11-21 18:31

不同吹口各有”氣鳴”表情與特色,與”共鳴”、”共振”搭配成為三足鼎立的簫聲關鍵元素
作者: 江南水云    時間: 2014-11-21 23:37

谢谢文松大家精辟见解,三种吹口各表现什�样的音乐情绪,我还是一知半解
作者: 文松    時間: 2014-11-22 06:41

吹口學問大!很難清楚用文字解釋吹口特性,而吹口也不僅三種樣式

u口高音難上可能是吹奏方法沒掌握要領,也可能是製作者沒做好靈敏度,
不是吹口樣式的特性

V口,u口,半uv,唐口,弧外切,寬u,松u都各有特色,也可以根據材料特性做搭配,
也可以混合設計,籠統說出也不到位,容易產生誤解,也不是自己試吹過就會明瞭,
沒有深入其領域還是有如瞎子摸象,曾經利用試吹簫聲講解,網路傳遞二手資訊,也不容易清楚,
多聽不同人演奏的各式吹口,自己多領略,或有機會當面聆聽現場演奏,不插電的原聲,或許可i以清楚些,
最好是有精良樂器深入學習,一門深入自己喜歡的音色表情吹口樣式,即點滴在心頭

網路現在資訊流通,容易僅在文字上理解,傳來傳去,不知立論根據,容易誤導
我以親身實踐吹奏與製作,持續研發持續有新發現,路是無限寬廣,其中奧妙甚深!
吹口樣式主題範圍很大,不敢隨便說說,怕也產生誤導
作者: 江南水云    時間: 2014-11-22 11:47

人生苦短,來不及幹成什麼大事,
但也不要枉自生活一輩子,
總得有追求,有所好。
而找準方向,
值得爲之付出畢生心血的執着喜好。
我輩就是琴簫音韻,
是這古典精粹文化讓海峽同胞有了共同的心聲。
而文鬆在這琴簫,
特別是簫管的製作及演繹領域裏的造詣,古往今來,恐怕無出其右者。
恭維的話就不多說。
如怨如慕如泣如訴的簫聲,
歷來爲文人墨客,才子佳人所傾服。而要演繹出這樣的展現,如大師所言:得多聽多看,最終找出適合自己的吹口及樂器。自小十年來,一直在搜尋最動情的簫聲,直到接觸到文鬆先生的音樂以來,心底才慢慢釋懷。在此更期待先生要譜曲自己的作品,名留千古,造福同好。人生無憾。
江南水云。2014.11.22日上海
作者: 文松    時間: 2014-11-22 17:07

謝謝欣賞與肯定!

自幼愛簫,也保留在心中以王牌珍惜五十年,我以科技謀生三十年,留有餘裕的經濟支持著我,
讓感性的簫沒有功利污染,讓音樂維持純粹,不需市場導向,走入人簫一體,淡泊生活,無為而為,
一切隨緣,樂在其中,進而靈修悟道

也很慶幸我的謀生專業可以服務我所衷愛的簫,讓我的研發生涯延續到簫管,也讓我的濃淡美學及放鬆簫法
得以實踐,也分享很多簫友甚至諸多專業演奏家,今年的台北市立國樂團在國際上大放光芒,我與有榮焉!

人生可以很有理想,也可以沒有理想,忠於自己,深入其中,忘情其中,成就與否都不影響生命的豐富,
進而體悟生命的奧義,分享、傳承、利他才是豁達人生,有生之年我會將體悟完整紀錄下來,留給後人參考!
至於簫曲,我的音樂是天然來的,找時間記譜整理一下,也有不少作品,期待有一天我可以專心吹簫,
應該會有更多天然作品,感恩人生劇本安排這麼完美!我可以有這麼豐富的學習與感受,也結交廣大同好!
一切都是大自然的恩賜!
作者: 江南水云    時間: 2014-11-22 18:43

正是這樣的音樂,這樣的傳統文化,這樣的國度,還有可愛的山川和人世,人生纔不枉走一回。殷切期待文鬆先生不負廣大簫友厚戴,譜寫簫韻華章,我們拭目以待。




歡迎光臨 臺灣洞簫古調交流空間 (http://www.donsiau.net/bb/) Powered by Discuz! 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