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松
管理員
  
UID 1
精華
0
積分 0
帖子 8610
閱讀權限 200
註冊 2006-6-19 來自 台北
|
QUOTE: 原帖由 耕海人 於 2013-12-7 06:22 發表
我就知道,说了也白说,老师的解释使现有的归合迷雾更增布O一样,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秘密,不能对外宣讲的,一讲就没有 ... 我已毫無保留的講出我的體悟,若有人能在我一開始學習製作時就提醒我講過的這些體悟原理,
相信我最少可以節省三十年的摸索;請搜尋一下網路上至今有誰有如我這般毫無保留的分享?
哪一位製作家願意說出他的體悟道理?哪一位演奏家願意無條件說出他的吹奏的關鍵技術?
我還自掏腰包建置網站主機,家中24小時開機提供服務,我早可以停止分享,觀念傳播階段已經完成,
自己過山中閒逸生活,我從來也不需要靠賣簫或演出就可以很富足,名利對我一點吸引力也沒有,
淡泊生活我一切無缺
傳播濃淡簫聲美學是一種理念與志趣,具有歷史意義,也廣結知心同好,松雲廬已成簫韻基地,
日益眾多加入學習的新舊朋友,來自海內外都有,逐漸受到關注與重視,對功利與壓力的時代有幫助,
而我也樂再其中!
製作簫與吹簫一樣沒有捷徑,就是要踏實的練,深入體悟奧妙,即便我當今製作已累積很多經驗,
仍然朝著歸合之路走,一把簫手工調整歸合,直到聲波相生,流暢濃淡操作與豐富動態張力,
依然需要耗費很多時間與體力,但體會其道,便離苦得樂
我不會怪你,不斷會出現想走捷徑的人,料想我有何密招不宣,這時代的價值觀已經改變,
不懂珍惜道理、原理,不練功夫,只想絕活妙招,速食主義抬頭,傳統美德消失,真是可惜!
你的名字取為耕海人,若是懂得耕海,當是深入領域,踏實耕耘,並把自己的收穫與體悟道理分享
佛說不可說的意義:言語道斷,學佛不流於僅在言語論述,須實修於行,避免滿口佛禪,行住坐臥離道
|  平生鍾愛風流古
會曲知音絃管鳴
淡看人間名利事
琴書山水寄閒情
www.donsiau.ne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