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簫古調論壇 
» 遊客:  註冊 | 登錄 | 會員 | 統計 | 幫助

RSS 訂閱當前論壇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標題: [應無所住]  
 
文松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
精華 0
積分 0
帖子 8610
閱讀權限 200
註冊 2006-6-19
來自 台北
[應無所住]

金剛經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不住相,不住念,無所住放空,清醒明覺而無思慮,只是覺受當下,這是很重要的修持要領;與老子道德經所說[致虛極,守靜篤]一樣的道理,而這樣的覺照練習為的是什麼?開啟妙智慧,覺悟生命的究竟,了悟生死道理,生從哪裡來,死往何處去,了解生命的究竟後能大安心大自在,無我慈悲與眾生平等,當下是極樂世界,不必等來生就安心自在沒有煩惱

道理不是用想的,也不是學識、知識懂了就好,要每天實踐才會有所體會與進步,而且是長期持續才會有進展,也不是什麼事都不做,一般人仍然在工作,早期百丈禪師也倡導一日不做一日不食,修行可以自行其力,只是先撥出時間專心練習,漸而擴及工作時能專注當下,時時精進

一開始會在尋的過程,找尋安頓的方法,這時尚未入門,只是朝著方向前進,等漸有感覺後,就依靠著自己體驗出適當的方法,繼續修持,進而進入伺的過程,這就是修習禪定的過程:尋,伺,喜,樂,一心;而尋伺也翻譯成覺觀,道理都一樣,不是用想的,而是用覺受、觀照

”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皇帝內經上古天真論開頭的幾句其實也精闢闡述著關鍵修行或養生的道理,大自然與人體之間的關係;病從何來?(當今又多了污染與黑心)心念繁多,生活與大自然不諧調,違背陰陽之道,當我們的心能安於平淡放空謙卑,寧靜守住精神,大自然的能量就與人通暢流動,就可以自我療癒與養生,氣功與道家功就因此發展出來,守注意念,意到氣到,有氣成竅,無氣渺茫,氣感有了以後不能一味守住,要開始流動,這就是運,讓氣運行於經脈,氣行於全身,周天循環,這其實也就是原始佛法修行四念處[身、受、心、法]的身念處,受念處

有人說養生要運動,有人說養生要寧靜,我的體會是要平衡,吃太多、吃太好要多動,利用勞動消耗熱量維持進出的平衡,勞動不多就吃少吃清淡;運與動要分開理解,運不一定需要動,靜坐能運,動不一定能運,動雖有助於精神專一,但也有人思慮很多,精神不守,動也是勞動;重要的是要能運,氣運全身才是養生之道,進而也是修行的入門
體會一二與大家分享,歡迎指正!




平生鍾愛風流古
會曲知音絃管鳴
淡看人間名利事
琴書山水寄閒情
www.donsiau.net
2015-4-23 11:00#1
查看資料  Blog  發短消息  頂部
 
文松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
精華 0
積分 0
帖子 8610
閱讀權限 200
註冊 2006-6-19
來自 台北
FB上的討論

Shi Heng Nan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本心的狀態 並不関有念無念或有住無住
39分鐘 · 讚

廖錦棟 是的,感謝指導!本心是本自清淨,不過修持還是以放下著手,撥雲見月
35分鐘 · 已編輯 · 讚 · 1

Shi Heng Nan 即然本自请净
那还要放下什麽呢? 我們想放下的只是本心在起用上的現象 我們稱之為妄想 那是念頭很多 他本来如此 是假象
28分鐘 · 讚 · 1

廖錦棟 是的,是念頭也是妄想,是假象,卻每日相隨,此起彼落,需要覺所妄想,放下對假象的執著,落實在生活中,恢復清淨本心
22分鐘 · 已編輯 · 讚

Shi Heng Nan 放下執著就會埶著放下 其實是要體會到一切都是妄想(超越)他就是了
19分鐘 · 收回讚 · 1

廖錦棟 所言甚是!放下執著就容易會埶著放下,落實清醒覺照便是
9分鐘 · 已編輯 · 讚

Shi Heng Nan 绝學無為閒道人 不除妄想不求真,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9分鐘 · 收回讚 · 1

廖錦棟 修行境界夠高自然”不除妄想不求真,無明實性即佛性”,若眾生打著妄想沒發現,空學懂悟道歌也只是文字上的理解




平生鍾愛風流古
會曲知音絃管鳴
淡看人間名利事
琴書山水寄閒情
www.donsiau.net
2015-4-23 12:20#2
查看資料  Blog  發短消息  頂部
 
文松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
精華 0
積分 0
帖子 8610
閱讀權限 200
註冊 2006-6-19
來自 台北
Shi Heng Nan 我慢不可有,佛慢不可無。
29分鐘 · 讚

廖錦棟 實修才會謙卑,謙卑才會實修
27分鐘 · 讚

Shi Heng Nan 讃
24分鐘 · 讚

廖錦棟 請多指教!向您學習
16分鐘 · 已編輯 · 讚

Shi Heng Nan 明心不難,見性也是非常容易,只要俱足福德因缘 自然會遇到不用再修的人。
12分鐘 · 讚

廖錦棟 感恩!我的福慧淺薄,但求自身修習、精進
來日若有機緣再當面請教

賽林陽 感謝兩位……受益匪淺……感恩
10小時 · 讚

廖錦棟 修行次第了分明,證悟由來踏實行,釋尊相伴亦如是,各自菩提各自成




平生鍾愛風流古
會曲知音絃管鳴
淡看人間名利事
琴書山水寄閒情
www.donsiau.net
2015-4-23 12:53#3
查看資料  Blog  發短消息  頂部
 
文松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
精華 0
積分 0
帖子 8610
閱讀權限 200
註冊 2006-6-19
來自 台北
修行次第了分明,證悟由來踏實行,釋尊相伴亦如是,各自菩提各自成
6小時 · 已編輯 · 讚

Shi Heng Nan 修行是出世間法不是世間法,世間法是一步一步來,也就是所謂的次第,修行是要嗎就悟,要嗎就不悟而且是全部都悟,不是市塲賣猪肉買多少切多少,修行是一步登天,不是零分就是一百分 绝對没有五十分 七十分這回事,就算我們認為我己修到九十九分那还是在地上(凡夫)。
4小時 · 讚

廖錦棟 請問釋尊成道過程入叢林苦修六年,是修了後悟或悟了後修?是一下子100分澈悟了?
3小時 · 讚

劉雅玉 廖老師講的太棒了!
3小時 · 讚

廖錦棟 我所學習釋尊的解脫道是有次第的,凡夫要一步步依循解脫道步驟學習,佛法只是成佛經驗的說明書,要實際走,修行自身成佛
3小時 · 已編輯 · 讚 · 1

Shi Heng Nan 佛陀發現六年苦修錯了 才接受牧羊女供養 最後在菩提树下夜睹明大悟
3小時 · 讚

Shi Heng Nan 從耒没人苦行開悟也没人定中開悟
3小時 · 讚

Shi Heng Nan 佛陀放棄苦行 他的隨從認為佛陀錯了都開他 我們應該跟隨佛陀还是他的隨從
3小時 · 讚

廖錦棟 開悟雖然是瞬間,但那是長期所累積的基礎所成熟,好像花開,它需要具足因緣,水到渠成,聞思修證還是佛陀所提出具體成佛的方法
3小時 · 讚

Shi Heng Nan 干嘛把自己定位為零 呢?搞不好我們只差臨門一脚
3小時 · 讚

Shi Heng Nan 丈夫自有冲天志 不问如耒行處行
3小時 · 讚

Zhang Shuluan 哪累积的方向是什丑A方能一超如来地
3小時 · 讚

廖錦棟 我入禪宗數十年,學得皮毛只是知見,以簫入禪方得體悟,照見清淨本心,才依佛陀解脫道次第深入,獲得些感受分享
3小時 · 讚

廖錦棟 每個人有不同業力因緣,找到自己最佳方式契入,珍惜人身悟道機緣
3小時 · 已編輯 · 讚

Shi Heng Nan 我們有亇盲㸃 我們認為我是修行人佛是醫王 我是病人 現在的問題出在病人(修行人)去找病人(修行者)或去找大修行者(大病人)不去找醫生(不用再修的人或過來人)如此下去佛法怎能不㓕呢
3小時 · 讚

廖錦棟 自認為醫生不一定是醫生,佛陀已經將他的經驗傳下來,自身修行比靠誰都重要,即使佛陀在世也是要自己證悟,”迷者師度,悟者自度”
2小時 · 已編輯 · 讚 · 1

Shi Heng Nan 台湾有大福報 有過来人出世 我身在海外 只能盲修瞎 祱你早成佛道
2小時 · 讚

Shi Heng Nan
2小時 · 讚

廖錦棟
2小時 · 讚

Shi Heng Nan 宜兰 中国四川都有
2小時 · 讚

廖錦棟 合十
2小時 · 讚

Shi Heng Nan 皆共成佛道




平生鍾愛風流古
會曲知音絃管鳴
淡看人間名利事
琴書山水寄閒情
www.donsiau.net
2015-4-24 13:40#4
查看資料  Blog  發短消息  頂部
 
文松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
精華 0
積分 0
帖子 8610
閱讀權限 200
註冊 2006-6-19
來自 台北
好了歌
世人都曉神仙好,唯有它W忘不了,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塚一堆草沒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嬌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癡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出自《紅樓夢》第一回 跛腳道人)

年輕時看紅樓夢其內容雖豐富,但印象最深的是這首好了歌,覺得紅樓夢源自石頭記是一本警世或哲學的書




平生鍾愛風流古
會曲知音絃管鳴
淡看人間名利事
琴書山水寄閒情
www.donsiau.net
2015-5-19 07:26#5
查看資料  Blog  發短消息  頂部
       


  可打印版本 | 推薦給朋友 | 訂閱主題 | 收藏主題  


 


本论坛支付平台由支付宝提供
携手打造安全诚信的交易社区   Powered by Discuz! 4.1.0  ©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34396 second(s), 9 queries

所有時間為 GMT+8, 現在時間是 2025-9-18 05:14 清除 Cookies - 聯繫我們 - 臺灣古調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