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松
 
管理員 
    
 
 
UID 1 
精華 
0 
積分 0 
帖子 8610 
閱讀權限 200 
註冊 2006-6-19 來自 台北 
 | 
民歌古調中的四度、五度、八度轉音
  
北部採茶相褒的吟唱方式是四度轉音,拉出高亢嗓音,可以唱過山頭, 
通常少用假嗓,例如: 
這邊看過那邊溪 
看著阿娘仔在挽茶喔 
3 23 35 5 22522 
 
在第一句的邊字有四度升音的旋律,而在升音旋律之前,先將旋律轉低,而突顯起伏上升之勢. 
 
我吟唱唐山謠也是用類似的風格: 
唐山過台灣 心肝結歸丸 
35 3 53 2 61   51-- 53 535 1  
在心肝部份,以四度拉嗓來強化其情韻. 
 
恆春所流傳楓港小調是以五度轉音方式 
主要在第三句的旋律轉入高潮: 
手抱月琴掩心肝 
321 112 321-5- 1232 
很巧合地!這也在心字拉嗓 
 
我很喜歡這手抱月琴掩心肝, 
有點害羞,又彷彿敘述著月琴所彈唱由心而出.. 
 
再來談到牛尾絆調,流傳恆春的牛尾絆調是很感人的曲調! 
通常在婚嫁時吟唱,敘述父母恩情,或交代出嫁女兒人情義理, 
這時聽起這曲調,應該會依依難捨! 
牛尾絆調是羽調式旋律,在尾韻部分以八度轉音方式處理餘韻, 
以假嗓來拉高,不是突顯方式,而是一種感人餘韻.. 
 
咱來出世 父母甲咱ㄟ飼 
呀若大漢 就換咱來友孝伊 
 
在飼與伊字的韻腳,雖然都是八度拉韻,但前句是在四字前拉好前置音,而飼的出現顯得很感人! 
下句的伊韻,則常直接出現,後面再拉出高八度的餘韻 
 
綜合這幾種民歌方式,我覺得與一般的江湖調,七字調,或其他唸歌的歌調有所不同, 
它不是一字一音,而是一字多音的拉韻旋律,與唱曲,或原住民古調雷同, 
而且它的伴奏與過門,歌仔頭等都很隨性,不像唸歌那麼嚴謹,有板寮與工整模式, 
我想這些生活歌調比較像是平埔歌謠,它與漢字不是那麼完美的結合音韻旋律, 
但旋律運行起伏多重,字義雖然平常,但吟唱起來很動聽!
 
 
  |    平生鍾愛風流古 
會曲知音絃管鳴 
淡看人間名利事 
琴書山水寄閒情 
www.donsiau.ne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