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松
管理員
  
UID 1
精華
0
積分 0
帖子 8610
閱讀權限 200
註冊 2006-6-19 來自 台北
|
QUOTE: 原帖由 止酒〃停云 於 2013-3-8 01:29 發表
美術家達利有句名言,說"要爲妳的創作生活平犮D角之口反複說”爲棋不爲生”。看來廖老師也是以這種方式來珍愛音樂的藝術家。。
"音樂藝術的生命就是真情與感性,技術可以學習, ... 關於陰陽調和的概念,是已故南管薪傳獎藝師蔡添木老師指導我的,我意會與吟唱古詩詞一樣的道理,
詩詞設計了聲韻與平仄,也是抑揚頓挫陰陽調和之道!後來我吹簫有不少情韻應用與有如吟詩,
也才會領悟應用簫聲的共鳴音色,發展出濃淡美學與書法線條,有文字之美、行氣之美、整體之美,
還有濃淡層次,有如一幅流動的書法或水墨
我很少講解南管,因為南管樂很古老,與一般音樂乃製古琴樂都有很大不同,因為它留白更多,
保留讓簫絃揮灑空間很大!簫者需要懂簫法方能靈活應用,否則只有鸚鵡學語,仿他人所吹;
簫法卻無定法,有不少原則可說,也有很多需要領悟,需要長時間吟釀,例如上行下行轉折皆可,
卻關係著美感與情韻,還有主客關係,如何不喧賓奪主,恰如其分,其實除了情韻美感,
還有為人道理在其中!
|  平生鍾愛風流古
會曲知音絃管鳴
淡看人間名利事
琴書山水寄閒情
www.donsiau.ne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