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酒〃停云
新手上路

UID 23465
精華
0
積分 0
帖子 100
閱讀權限 10
註冊 2011-2-23 來自 山东临清
|
最近偶然看到《管锥编》“论易之三名”中的这一段
《中庸》不雲乎:“不息則久。……如此者不見而章,不動而變,無爲而成。……其爲物不貳,則其生物不測”;《系辭》:“生生之爲易”、即“不息”也,“至動而不可亂”、即“不貳”也,“變動不居”、即“不測”也。
道家之書尤反複而不憚煩。《老子》三七、四八章言“道常無爲而無不爲”;《莊子·大宗師》篇言“生生者不生”,《知北遊》、《則陽》兩篇言“物化者壹不化”,又逸文曰:“生物者不生,化物者不化”(《列子·天瑞》張湛注引);《文子·十守》言:“故生生者未嘗生,其所生者即生;化化者未嘗化,其所化者即化”,又《微明》言:“使有聲者乃無聲也,使有轉者乃無轉也”。故《韓非子·解老》言:“常者,無攸易,無定理。”王弼《易》注中屢申斯說,如“複:彖曰:複其見天地之心乎!”王注言“靜非對動”,而爲動之“本”。《列子·天瑞》:“易無形埒”,張湛注:“易亦希簡之別稱也。太易之意,如此而已,故能爲萬化宗主,而不變者也”;曰“簡”、曰“萬化宗主”、曰“不變”,即鄭玄之“三義”爾。
蘇轼《前赤壁賦》:“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詞人妙語可移以解經儒之估“易”而“不易”已。古希臘哲人(Heraclitus)謂“唯變斯定”;或(Plotinus)又謂“不動而動”;中世紀哲人(St Augustine)謂“不變而使壹切變”。
西洋典籍中此類語亦甲乙難盡。歌德詠萬古壹條之懸瀑,自鑄偉詞,以不停之“變”與不遷之“常”二字鎔爲壹字,正合韓非、蘇轼語意;苟求漢文壹字當之,則鄭玄所贊“變易”而“不易”之“易”,庶幾其可。當世壹法國詩人摹狀大自然之即成即毀,亦固亦流,合“兩可”與“兩棲”二文爲壹字,又此“易”字之類欤
|  我有箫心吹不得,落花风里别江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