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遊客:
註冊
|
登錄
|
會員
|
統計
|
幫助
臺灣洞簫古調交流空間
»
製作交流
» 三尺七寸低音長管_倍低音直管製作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24
3/3
<
1
2
3
標題: 三尺七寸低音長管_倍低音直管製作
wojiaowwj
新手上路
UID 43748
精華 0
積分 0
帖子 2
閱讀權限 10
註冊 2016-9-23
QUOTE:
原帖由
Tomsonshen
於 2017-10-31 13:48 發表
此管要是吹奏巴赫《G弦上的詠歎》估計不輸大提琴
很難讚同。
任何樂器都有長處,也都有短處。就像這裡對文松簫的讚譽非常高,與其他樂器的對比也並不少,包括與長笛的對比。而我認為很多時候,很多業餘的論壇壇友,似乎並不怎麼理解各種樂器的優缺點和適宜程度。
2017-10-31 16:57
#21
文松
管理員
UID 1
精華 0
積分 0
帖子 8610
閱讀權限 200
註冊 2006-6-19
來自 台北
不同樂器有不同特色,應用也不同,無需類比
簫不需追求無調性音階,諧波音色層次上就很迷人
應用於傳統領域與東方哲學
平生鍾愛風流古
會曲知音絃管鳴
淡看人間名利事
琴書山水寄閒情
www.donsiau.net
2017-10-31 17:44
#22
Tomsonshen
新手上路
UID 44029
精華 0
積分 0
帖子 7
閱讀權限 10
註冊 2017-9-9
來自 浙江杭州
回復 #21 wojiaowwj 的帖子
多謝前輩指教,非常抱歉是我表達不遞致使前輩誤解。
可能是我用了不輸二字,實意不輸非為贏,應替換為另有滋味更為妥當。
我淺認為中國人是求同存異的,在我們的文化里不像西方那般強調對錯輸贏。
燦爛文明使我們十分珍惜多樣性,之所以強調不輸,意為另有洞天。
之前有看過楊雪菲老師用古典吉他演繹《春江花月夜》,另有一番美妙意境。沒有適宜與否,只有意境與欣賞角度不同而已。
再者前輩所提到各種樂器有長有短。我的與之不同的愚見是:器無長短,人有高低。任何樂器都沒有局限,局限的是人。
如文松老師把簫的可能性拓寬到更多表現層次。大大增加簫的可豐富性。但簫不會從古時一開始就這樣,未來也絕非止步于此。
製作如是,演奏亦如是。
道器合一,道無止境,器無長短。
一點點淺薄意見,還請多多指教。
[
本帖最後由 Tomsonshen 於 2017-11-1 21:01 編輯
]
2017-11-1 20:54
#23
Tomsonshen
新手上路
UID 44029
精華 0
積分 0
帖子 7
閱讀權限 10
註冊 2017-9-9
來自 浙江杭州
回復 #22 文松 的帖子
老師所言甚是。非常贊同老師“不同特色”的說法。
感嘆老師不僅精通易學,而且巧妙的把道學和西方的科學試驗方法相融合。
包容萬象,融會貫通。
2017-11-1 21:08
#24
24
3/3
<
1
2
3
可打印版本
|
推薦給朋友
|
訂閱主題
|
收藏主題
論壇跳轉 ...
論壇事務
> 活動預告
> 活動紀錄
> 樂譜資料
> 心情感言
> 雲遊閒心--遊歷,攝影,點滴
簫韻
> 製作交流
> 談簫論器
> 簫聲切磋
> 文松簫館
> 文松簫應用專欄
> 洞簫教學
古調
> 藝人藝事
> 南北管
> 祭典音樂
> 民歌古調
古琴
> 古琴專區
最近訪問的論壇 ...
雲遊閒心--遊歷,攝影,點滴
Powered by
Discuz!
4.1.0
©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2551 second(s), 9 queries
所有時間為 GMT+8, 現在時間是 2025-11-13 23:01
清除 Cookies
-
聯繫我們
-
臺灣古調
-
Archiver
-
WAP
界面風格
----------
donsiau